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衡南县谭子山镇党委聚焦“管水、治水、护水”,以“党建红”带动“河湖绿”,切实推进河长制从“有名有责”向“有能有效”转变,逐步形成组织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三位一体”的强大护河合力,守好一方碧水。
党建引领从“责”出发,联巡“管”水。谭子山镇以“党建+河长制”为抓手,构建了责任明晰、多维联动的河道治理体系。一是落实责任担当。镇党委、政府先后编制印发了《谭子山镇“河长制”实施方案》和《谭子山镇河道保洁工作实施方案》,全年召开5次专题会议,压实3名镇级河长、10名村级河长和22名保洁员责任,确保河长制工作落实到人、到点、到事。二是提升管护能力。实施“线上培训+线下实践”能力提升工程,围绕巡河技巧、管护标准、应急处置等主题开展全员轮训,召开2次专题培训会,提升保洁员河湖管护能力,形成“守水有责、管水担责、护水尽责”的长效机制。三是深化共治格局。推行“党组织+党员+河长”党建护河体系,将每月组织生活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形成“行政河长+民间河长”双轨共治格局,配套“镇级月巡查、村级周巡河”机制,全年累计开展河长巡河近500次,解决各类涉河问题6个。
党建引领从“联”出发,联控“治”水。谭子山镇深入开展“清河”行动,以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治理格局。一是党员带头聚力。村组干部和党员带头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动员200余人次集中清理河道两岸垃圾及障碍物10余吨,实施河道清淤、岸坡整治等水生态修复工程,完成小微河流清淤疏浚12公里,清淤泥1.1万立方,清表土2万平方,有效改善水生态环境。二是恳谈共商汇智。以“屋场恳谈会”为载体,谭子山镇各级河长召开20余次河湖长制主题会议,广泛征集群众治河愿望,凝聚治河合力,解决各类问题10余个,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三是协同执法攻坚。针对流域突出问题,组建党员先锋队,制定《谭子山镇跨界河湖联防联控工作方案》,联合周边乡镇共同执法,完成清花河等跨界水域整治。严格按照水利部要求,加强河道巡查执法,按时完成35处图斑复核任务,严厉打击涉水涉河违法行为,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
党建引领从“宣”出发,联治“护”水。谭子山镇坚持“正面宣传+主动引导”,多措并举构建全民护水格局。一是多渠道宣传政策。依托“村村响”广播、宣传栏等传统载体,结合屋场党建“三进三亮”活动,推进河长制政策入户宣讲,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进村入户宣讲60余次,同步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累计转发治水护河信息500余次,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立体化传播网络。二是多行动激发意识。在“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创新开展徒步巡河、“清河净滩”专项行动,通过现场示范带动群众参与河湖治理,有效激发全民爱河护河意识,营造出“全民参与、共护河湖”的浓厚社会氛围。三是多设施筑牢防线。各村设立爱护河道、禁止倾倒垃圾入河、水深危险等警示标牌1000余块,悬挂横幅10余条,放置在河湖、水库等重点流域沿岸及景区景点,全面覆盖辖区内3条河流,提醒群众爱护河湖,筑牢河道安全防线。
下一步,谭子山镇将继续以“党建+河长制”为抓手,进一步强化镇、村两级河长的巡河责任,引导党员干部做好政策“宣传员”、治水“协调员”和巡查“监督员”,推动“河长制”向“河长治”转变,共同绘就“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
通讯员:王国晖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