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眉山市东坡区人社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产业、创业、行业“三业共兴”,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年,东坡区城镇新增就业16976人,脱贫人口就业12845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4628人。
产业吸纳,统筹好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的任务
聚焦“‘1+3’产业协同配套基地”定位,深入推进“兴产聚人”核心战略,推动产业与就业同频共振、融合发展。一是深化“政校企”合作。与成都人力资本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对东坡区195家规上企业及全省17所对口专业高校进行实地走访、摸底调研,常态化开展区长、局长、董事长“三长”进校园活动,与四川大学、西华大学等10余所高校建立产学研联盟,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二是引入“专业化”服务。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智兴天府专家行”走进东坡活动,探索建立“1+5+4”工作机制,组织12名高级专家走进东坡,围绕5大项目,强化智力支撑,助力东坡特色优势产业做优做强。三是推动“一体化”培育。推动“产学教研育”融合发展,市区一体打造“眉山市公共实训基地”,联合金象赛瑞、万华化学、中车眉山分公司、眉山工程技师学院、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等开展定向式、订单式培训,培育技能人才1797人,“四川技能大师”3名。
创业带动,发挥好创新驱动和示范引领的作用
锚定“建设全市首个千亿极核”中心任务,深化创新驱动和示范引领,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创”平台。坚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创新创业平台,打造省级创业孵化基地“东坡创客孵化园”,扶持建立市区级创业孵化基地5家,累计孵化创业实体项目286个,带动就业创业3100余人,实现年产值8.76亿元,其中迪薇雅儿童摄影在新三板上市,培育固邦木业等规上企业3家。二是“塑”典型。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整体提升”思路,培育四川省返乡入乡创业明星4人,打造省级劳务品牌“苏小妹”家政,推动全区从业人数达0.7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约7.5亿元。依托“东坡播客”劳务品牌,开展电商直播助农培训,累计带动2000余人成功创业。三是“给”政策。聚力办成创业“一件事”,为创业者提供税费减免、培训补贴、项目问诊等服务,开展“眉州田园明星”一对一指导帮扶、导师巡诊和金融对接等活动34场,着力提升创业成功率,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48万元,发放创业补贴、见习补贴等就业创业补助资金2376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稳岗补贴3154万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行业促进,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坚持统筹推进、精准施策,高效整合资源,为人力资源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是狠抓区域协同。深化成德眉资一体化发展,围绕信息共享、人才共享、平台共享等方面,与武侯区、双流区等12个市区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人力资源供需清单,共享劳动力和岗位资源,联合开展“武眉携手”云上招聘、“区域协作直播带岗”等招聘会21场,提供岗位1.86万个。二是狠抓全域覆盖。推动“三市一站”就业体系建设,依托落虹巷零工早市、各大商圈人才夜市、红星路招工集市和万达广场就业驿站,构建全天候、立体化、多层次的就业服务模式,拓宽就业渠道,实现求职群体服务全覆盖,全年达成意向1.55万人。三是狠抓劳务体系。加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构建三级劳务服务体系,建成国有劳务公司1家,镇劳务专业合作社14家,培育劳务经纪人234人,建成村(社区)农民工综合服务站222个,其中刘巷社区被评为省级示范站,建成重庆、上海、西藏驻外农民工服务工作站3个,推动就业模式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眉山市东坡区人社局供稿)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