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国家省市林草主管部门为推动林业产业发展,扎实做好“两山”实践,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林业产业发展也迎来了春天。近年来,新宁县以“旅游立县、生态引领、产业富民、文化兴盛”为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开展“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秀美村庄、绿色通道”建设,“东林西药、南橙北油”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凸显,林业一、二、三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下面本人通过平时积累、查阅相关文件及基础数据,以及借鉴兄弟县相关做法,分析了我县林业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就下一步林业产业发展提出几点浅短思考。
一、新宁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一)资源优势打下产业发展基础。林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森林资源,新宁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绿化模范县、首批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服务精准扶贫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湖南省重点林区县、湖南省省级森林城市,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林地面积298万亩,森林活立木总蓄积106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9.93%,林木绿化率70.03%,有植物239科1035属3157种,其中珍贵树种419种,国家I级保护植物7种,II级保护树种87种;已查明的动物资源有29目95科350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种,国家II级保护动物50种,森林资源非常丰富。
(二)强化政策支持促进发展。为加快新宁县林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林农收入,新宁县“四大家”强化政策支持,先后出台《新宁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决定》、《新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新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意见》、《新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楠竹产业发展的意见》、《新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宁县石斛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新宁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贫困人口林业产业奖补方案》、《新宁县三边三年造林绿化实施意见》、《新宁县2016-2018年绿色行动计划》、《新宁县修建林区道路建设实施方案》、《新宁县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办点示范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生态建设为前提,以培育森林资源为基础,以助农增收为核心,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加工利用为龙头,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的战略发展思路,为林业产业科学发展和又好又快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政策支撑。
(三)科学规划乘势而为初见成效。新宁林业结合精准扶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现代林业发展要求,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扶持的方法,坚持科学规划和政策引领,坚持科技支撑和示范带动,特色林产业较快发展,先后制定楠竹、油茶、铁皮石斛、珍稀苗木、速生丰产等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林道修建规划。截止目前,林木蓄积总量突破千万立方米,楠竹立竹株数达到6643.8万株,以崀山家具、红崀山板材、小军竹木加工等杉木、松木、楠竹原始竹木产业依然稳固;油茶、铁皮石斛、七叶一枝花等林油林药基地正在逐渐壮大,先后成立钟氏油茶合作社、清江楠木合作社,引进金鸣公司、洪昇公司,这些公司及合作社近几年新造油茶6000余亩,以崀山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湘斛科技、崀山植物研究所、泰阳药业为龙头的铁皮石斛等林药生产加工的企业近几年新扩种植铁皮石斛面积200亩,新种林药2000亩;南方红豆杉、楠木等珍稀苗木产业进一步成熟,靖位、黄龙横铺、东岭国有林场等南方红豆杉产业享誉省内外;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期间整合涉农资金4500多万元修建林区运材道350公里,有效的改善林业产业区交通条件,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林业产业效益。
(四)产业发展与省级森林城市创建互相促进。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首要任务,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对支撑新宁城镇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我县前几年在开展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通过对交通干道、重要水系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石漠公园、城乡公园及休闲绿地、村庄庭院绿化建设,形成新宁“一核、二山、三水、六线、十镇、百村、千园”的森林生态安全格局与城市森林网络体系。省级森林城市的创建与我县林业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相互促进,省级森林城市的创建为林业产业发展争取到了一定发展资金,为林业第三产业森林旅游业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而各类经济林等林业产业规模的壮大,有利于优化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条件,为去年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进行了有力推动。
二、全县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县林业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并逐步解决。
(一)全县林业产业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从2010年实施封山育林以后,我县林业产业逐步从“木材生产为主”转变到 “生态建设为主、产业发展并重”的正轨。但从总体来看产业状态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不足、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是我县林业产业的主要特征;开发投入大,产业基地建设标准低,产业结构欠合理,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林地产出率相对偏低。例如竹产业,全县现有楠竹加工企业20余家,其中具有规模稍好点的企业4家,具体为新宁县小军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新宁县麻林大鹏竹制品厂、新宁萝萝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新宁县进国竹制品加工厂,主要经营产品一类是以竹筷、竹签、竹帘为主的竹拉丝快消品,另一类是以生物颗粒燃料和机制炭为主的竹材剩余物综合利用系列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普遍含量低,一般都是初加工产品或代加工,没有精、深加工产品和品牌,产品附加值低,效益不好,没有终端销售市场,没有高效优质的营销网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
(二)林业科技推广服务力量不足。自2000年停止大中专生分配后,我县基本上没有引进林业技术人才,基层林业科技推广人员呈现“青黄不接”现象,加上乡镇两次机构改革,林业技术人员流失较严重,科技推广人员的极度缺乏使得难以科学指导林农进行林产业的开发利用,林产业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科研、推广培训工作开展困难,服务支撑功能缺失,产业指导深度不够,致使基地建设和产业化发展受到瓶颈制约。
(三)林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力弱。我县林产品的生产经营大多以小企业和“作坊式”生产为主,龙头企业少,林业生产社会化和林农组织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小、业态呈现“散打练兵场”性状,生产技术标准落后、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差、抗风险能力弱、产品单一附加值低,基本上停留在原料型初级加工产品,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农的生产积极性,难以有效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不符合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同时在品牌打造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全县目前除了红崀山、崀山家具有自身品牌,其他各企业都没有自身品牌。
(四)基础设施还存在明显不足。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制约了我县竹亩产业的发展,我县的竹木类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区,大部分山区交通不便,竹木原材料的出山基本还停留在肩扛、马驮的原始状态,所以我县竹木产业劳动生产成本高,利润低,甚至有些楠竹林因为远离公路,除去人工运输等劳动成本,基本没有利润,甚至还要倒贴,林农不愿意砍,严重制约了我县的林业产业的发展。
(五)资金瓶颈制约了林业产业发展。林业产业发展存在投资时间长,见效相对脐橙等其他产业不明显,并且还存在森林火灾、病虫害等风险,很多老板不愿意投资进行林业产业,银行等金融部门支持力度也不够大。例如油茶产业,从种植到产出至少要5年时间,盛产期要10年以上,一年不投入就会荒废,每亩新造林需投资1500—2000元,加上整地、造林、抚育、病虫防治等费用,资金投入在5000元以上,而油茶经营户到银行贷款比较困难,存在贷款额度小、贷款周期短、贷款门槛高等问题,特别是信用担保、油茶保险等体系不够完善,同时对油茶林贴息贷款的资金监管还是一个空白区,有少数油茶经营户贷款后,并没有把资金用到发展油茶产业上来,而投入到其他领域,使得产业逐步弱化。
三、下一步林业发展的策略
林业产业是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于一体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林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加快我县林业产业科学健康发展,本人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几点思考:
(一)科学规划,全民参与发展林业产业。林业产业是林业经济效益实现的主要方式,是林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柱,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县人民政府应科学制订新宁县林业产业发展长远规划,指导各乡镇作好林业一、二、三产业发展规划,用产业规划引领发展,努力处理好生态建设与林产业发展的关系;要探索建立“多级投入、各方支持、各界参与”的多元化长期投入机制,规范森林经营权秩序,放宽做活林业投融资政策。
(二)示范带动,不断壮大林业经济。要加大林业规划实施力度,严格执行林业发展导向政策,规范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切实保护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农民合法利益;要坚持示范带动,加大林业生产社会化和林农组织化扶持力度,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充分依托“大户示范、连片开发、以大带小、产业集团化”的发展方式,努力培育和引进林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在楠竹、油茶等产业发展上,要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和支持楠竹、油茶产品研发,提高市场竞争力、产品品牌影响力,实现农民的收益增加。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林道及间伐作业道的建设,按照每1000亩山3公里的标准,利用现有公路,在严格遵守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相关要求的情况下,由相关部门审批,对于符合规划的由村民筹资筹劳,并按照“四自三会两公开”组织实施建设的新修林道经主管部门验收可按照7万元/公里的标准县政府给予奖补。项目建设中,各村委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乡镇加强安全监管。每年在山区修建林道50-100公里,到2035年,全县山区林道基本实现全覆盖,有效改善竹木产区交通条件,降低砍伐成本,提高竹木产业效益。
(四)培育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彻底改变全县林业产业加工企业散、小、弱的状况,扶植和发展一批高起点、高附加值、市场开拓能力强、带动力大、具有自主知识品牌的龙头企业。在引进企业方面要从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的高层次推进,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发展层次高等“三高”企业和项目。金融部门对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前景好的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做大林权抵押贷款,积极争取提高授信额度,适当降低贷款利率,为林农修建林道、建设基地等提供支持。加大对重点精深加工企业、综合利用高、产品市场前景好的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合理提高授信额度,满足企业对差异化金融服务的有效需求。同时,建立偿还意外风险保障制度,拓宽精深加工企业融资渠道。对符合条件的精深加工企业,按政策申请发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申请上市及新三板挂牌融资等。自然资源部门对林业产业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和仓储流通设施的建设用地,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安排上予以倾斜支持。农业农村和财政部门将林业产业及其加工副产物收集再利用、节能环保等设施设备纳入支持范围。科技、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扩大对林业产业精深加工技术装备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数字化加工车间,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深度融合。严格落实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税务部门对出口加工企业实行按月申报审批办理退税,对于规模较大,产业发展贡献突出的企业可在享受现有工业企业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可以使用产业发展资金进行特别奖励。
(五)充实专业人才队伍,提升科技水平。在机构改革中要合理调配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要首先解决县乡两级林业技术人才的青黄不接、人才流失、人员短缺问题,在编制上要适当进行调剂,确保林业有编可招人;在人才引进上要加大力度,重点向林业人才倾斜;加快对先进林业科技的攻关、试验、示范和推广,促进林业科研成果向生产力快速转化,让林产业依靠科技提质升级,促使我县林业很好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安排专门的资金用于技术培训,提高林业产业从业人员的劳动技能,培养一批科技示范户和技术能手,每年培训林农1000人次;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和科研单位通过采取科技承包、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对获得优秀的科研人员与企业给予重奖;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建立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掌握林业产业的新动向、新技术。(作者:中共新宁县委党校2024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二组学员 曾祥海)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