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725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开创中国肺癌治疗新标准,这个团队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time 2024-10-24 01:58:33   东方网    阅读量:16561   

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稳居癌症榜首。与此同时,超过70%的肺癌新发病例在初次诊断时已步入中晚期阶段,加剧了治疗难度。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肺癌患者的驱动基因突变模式与西方人群存在显著差异,直接套用西方的诊疗策略难以精准匹配中国患者的实际需求。鉴于此,探索并建立针对肺癌早期复发与转移的有效预警机制,以及开发能够精准预测治疗响应的新技术,已成为当前肺癌研究领域亟待攻克的核心课题。

2024年10月23日在沪举行的全市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上海市胸科医院陆舜团队因在肺癌精准诊疗新策略领域的突出探索,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上海胸科医院陆舜教授正在帮肺癌患者看诊。 上海胸科医院 供图

在全球首次建立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新模式

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80%-85%为非小细胞肺癌。

近年来,肺癌患者尽管有了诸多治疗办法,然而选择哪种治疗方案,仍让不少患者奔波于各大医院。为破解这一痛点,陆舜团队建立肺癌治疗疗效的精准预警新技术,聚焦于利用代谢特征来检测循环肿瘤细胞,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陆舜团队牵头全球团队,率先在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探索了一种创新的免疫治疗模式,这一研究结果证实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模式能降低患者复发转移的风险比例达43%,近25%的患者在接受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测显示未见癌细胞残留,整体复发或死亡的风险下降60%。2024年1月,这一治疗方案获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随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不仅开创了中国肺癌治疗新标准,还由此在全球首次建立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新模式。

为了深入探究根治性放化疗后,采用靶向巩固治疗是否能优化EGFR突变型III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陆舜团队牵头开展了全球首个相关研究,携手美国及其他多个国家的医疗机构共同实施,共招募了全球范围内的216例患者参与,历时三年,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基于该研究的显著成果,全球首个针对EGFR突变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中国方案”得以确立,标志着中国在肺癌精准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全球肺癌治疗策略的制定贡献了宝贵的智慧与经验。

同时,陆舜团队更进一步领导并完成了针对一系列罕见驱动基因——包括EGFR、ROS1、NTRK、ALK、RET、HER2以及Kras- G12C等的靶向药物临床研究,为肺癌的精准治疗开辟了全新的篇章。

构建肺癌患者数据库,助推创新药问世?

以临床研究推动基础-临床合作研究新范式,陆舜团队基于上海市申康三年行动计划项目《肺癌数据库与生物样本全息库的建设》引领完成了上海市肺癌数据库及生物样本全息库的构建工作。

截至目前,该数据库已录入47942例患者的全面信息。基于这一庞大的数据库资源,陆舜团队进一步搭建了晚期肺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研究平台,显著提升了临床实践中患者管理的规范性与效率。

此平台不仅为上海生物医药研发及真实世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极大促进了临床研究质量与数量的双重飞跃,有效解决了药物可及性的关键问题,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转化研究的深度融合与相互支撑,形成了科研与临床实践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了肺癌治疗领域的进步。

陆舜团队还成功助推了14项针对肺癌的新适应证获得批准,其中包括9个国家级1.1类创新药物。项目团队还荣获了4项发明专利,主导制定6项国内指南与共识,并积极参与了5项国际指南及共识的编纂工作。

此外,陆舜团队还牵头建立了上海市肺癌专病数据库与生物样本库,其相关信息已被国际肺癌分期标准所采纳。项目团队还代表中国参与了第五版世界卫生组织胸部肿瘤病理分型的编写工作。在人才建设方面,研究团队成员中已有1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8人入选市级人才项目,展现了团队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储备。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