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眠手环、电子睡眠仪、睡眠音响、助眠APP……各类“睡眠神器”层出不穷
软硬兼施 年轻人为睡个觉没少“烧钱”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文件中,睡眠健康被列为行动的核心指标之一。为解决这种情况,各类“睡眠神器”层出不穷,带动“睡眠经济”快速崛起。
为了睡觉,年轻人做过哪些努力?“睡眠神器”效果如何?12月7日,山西晚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为了睡着使出浑身解数
今年31岁的太原市民白女士,有严重的睡眠障碍。6年前,白女士刚生产完毕,因为要喂夜奶,每天晚上需要起夜两三次。每次喂完奶,她都要花费将近两个小时才能睡着,偏偏她才刚睡着,孩子就醒了,如此反复,白女士经常整夜睡不着觉。去看大夫,被告知睡不好可能与产后抑郁症有关,可以服用药物改善。服用药物就意味着要停止母乳,白女士放弃了治疗。孩子断奶后,白女士的母亲为了让她能睡着觉,主动扛起了照顾孩子的重担,可白女士的睡眠障碍却没有减轻。
白女士睡眠障碍的主要表现有入睡困难、睡觉轻,听不得一点动静。为了改善睡觉,她尝试搬到次卧一个人睡,可是楼上楼下邻居的一点点动静,都能让她瞬间惊醒。后来,她开始在网络上搜索能快速入眠的办法。这一搜不要紧,大数据捕捉到了她的需要,开始对她进行精准投放,耳塞、眼罩、睡眠糖、床垫、枕头、按摩仪……为了解决睡眠问题,白女士买了很多“助眠神器”。“目前来看,耳塞的作用最大。”白女士说。
与白女士睡不着不同,太原姑娘小霖将自己失眠的原因归结为“舍不得睡”。小霖是一名金融从业人员,每天的工作时间有10个小时甚至更多。每天晚上,等全家人都睡了,她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看剧、看直播、刷视频,啥时候实在困得不行了,才舍得放下手机去睡觉。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夜晚似乎独具特殊的魅力,在无数个不舍入眠的深夜,他们得以正式和整日的奔波忙碌告别,回归到仅属于自己的“小世界”,仿佛这方能体现出生活的仪式感。他们不惜与时间对抗,用“熬”的方式,在每个深夜,追逐来之不易的“自由”。“白天努力搬砖,晚上报复性熬夜。”为了减少睡眠不足引发的焦虑,小霖开始购买各种保健品和护肤品。“鱼油对大脑好,辅酶Q10对心脏好,这种面膜可以去黄……”小霖一边展示自己的“战利品”,一边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好笑。她将这些戏称为熬夜的“后悔药”。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提示,成年人有失眠症状者高达57%,成年人失眠持续率为30%~60%,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等。另外,成年人及青少年均存在“不愿睡”的问题。
五花八门的“助眠神器”
自动调节光照的小夜灯、优雅的无火香薰、直拖到地的遮光窗帘,以及根据季节更换的真丝或100支长绒棉品四件套……这些看似“氛围感”的网红物件,在失眠者眼中只有一个朴素的功能,就是助眠。
各个社交平台,随处可以发现抱团取暖的入睡失败者。除了互相安慰,更多的就是分享各种“助眠好物”,个个都价格不菲。几十块钱的眼罩、耳塞是初级版物件,升级版是用各种工具把身体的零件垫起来,在床上摆出一个人形凹槽。单单枕头这一项,就分为仰睡枕、侧睡枕、腰枕、小腿枕等。盖的东西也不能含糊,标价1700多元的“重力被”,卖点是“让人安然入睡的包裹感和安全感”。
当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开始不奏效之后,不少人投入所谓“黑科技”的怀抱。褪黑素早已经成了“入门款”产品,另一个大类,是各种睡眠仪器。据说能发射舒曼波的“助眠手环”、号称握在手里就可以睡着的“电子睡眠仪”、专门播放各种白噪音的“睡眠音响”等。要说最新潮的,要数各种助眠APP了。相较于食品药品、寝具等“硬件”助眠产品,助眠APP属于“软件”产品,它们主要提供冥想练习、睡前故事、白噪音等服务帮助用户入眠,低沉酥暖、音量平稳,受到不少人追捧。
当睡觉成为一门生意
《2021年中国睡眠经济行业研究报告》内容的中国失眠人群画像显示,失眠人群中22岁至40岁的中青年占比74.3%,这部分人群中,本科学历占比近6成,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月收入主要集中在5000元至15000元之间。很明显,睡眠障碍正困扰着当代年轻人,“80后”“90后”“00后”等人群成为睡眠障碍的主要人群,且呈现出年轻化、高收入以及高学历的特点。这部分人群,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更高,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加上这部分人群既要健康又想要获得快乐,继而助推睡眠问题成为新商机。
近日,艾媒咨询发布了《2023-2024年中国睡眠经济行业发展与消费需求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睡眠经济市场规模将达4955.8亿元。随着消费者改善睡眠质量的需求日益增长,助眠产品供给品类增多和科技水平提升,睡眠经济领域发展潜力充满后劲,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2027年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有望达6586.8亿元。同时,面对睡眠问题,63.2%的中国消费者会选择购买助眠产品,助眠产品接受度较高;52.4%的消费者认为助眠产品实际效果较弱、宣传夸大效果,解决成因复杂的睡眠问题成难点。
睡眠经济催生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引得不少品牌入局,以助眠饮料、睡眠APP等为代表的助眠产品还在起步探索阶段,而科技类的睡眠监测产品,可以给用户提供睡眠质量报告,但是APP提供的解决方案看似科学,却极难从根本上解决用户失眠的困扰。那些五花八门的产品,加上噱头十足的营销,让消费者难以抉择与分辨。用户需求旺盛,市场有效产品供给不足,是目前睡眠市场不可忽视的问题。真正能够帮助用户愉悦自我、放松情绪以及解决用户睡眠痛点的产品,才有机会助力品牌赢得用户的心,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品牌。纵观睡眠经济,那些被吹捧得天花乱坠的助眠产品参差不齐,又无法从跟本上解决消费者的痛点。面对睡眠经济蓝海,整个行业依然处于萌芽阶段,亟需带领品类走向繁荣的品牌出现。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