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苏北革命老区和传统农业大县,最近几年来,江苏省灌云县始终围绕三农优势和特色,强化以农为本理念,以农民需求为出发点,以农业发展为重点,以改善农村面貌为落脚点,让农业成为有前途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石街瓦房莲花。灌云县委宣传部供图
文化和旅游的结合将使农业更加一体化。
因为一湾春光明媚,灌云县杨集镇潮河村从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变成了网红打卡地和五年前相比,完全不一样了!杨集镇负责日日夜夜在武汉的介绍2016年,潮河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潮河湾景区不断升级为契机,30元内完成了很多基础和文化建设项目其中,以豆腐坊为核心的农耕文化,以白鹤园为代表的廉洁文化,以何家大院为代表的红色文化,都成为杨集生态文化的靓丽名片当地农民不仅是这里的主人,还可以是解说员,园丁,景区厨师,甚至是直播商品的网红主播
五年来,乡村旅游产业逐渐成为潮河村强村富民的支柱产业各地游客慕名而来,品尝八鲜潮河,感受美丽乡村建设中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带来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也让全镇农民利用生态资源优势,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的思路更清晰,信心更坚定,目标更明确
放眼望去,这样的特色村落可谓星罗棋布以农为本,文旅结合成为灌云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特色产业的发展也成为灌云绘就乡村振兴不一样画卷的蓬勃活力之源
南岗镇藜蒿产业基地。灌云县委宣传部供图
振兴老区,让农村更富裕。
灌云西部凌钢地区作为革命老区,是全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短板去年以来,灌云县依托2.5元万亩国家级青蒿生产基地核心区,坚持传承红色基因,拓展特色产业,打造山水园林的发展战略,建设了青蒿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区,1.5元惠及万名农民
我70块钱承包了很多亩地,30块钱建了几个日光温室每个棚子占地两亩左右,一亩地1元人民币能赚一万多美元同时,种植藜蒿还能带动村里的贫困户下地干活,100块钱一天能多挣几块钱,更多的时候能上200块钱,真正带动村民走上了小康路冠县南岗镇张行村的青蒿种植大户沙卫国说
藜蒿产业基地各项基础设施建成后,吸引了很多像沙卫国这样的新农民在制作过程中,江苏省农科院专家对详细的种植数据进行分析,提供精准的帮助和指导,在销售过程中,农产品价格等信息自动导入智能管理中心,流通过程中更多的附加和增值收入留给农民和村集体
目前,7元中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基础设施,民生等重大41元子项目已验收并通过国家评估验收一个高效农业示范区,产业融合先行区,美丽乡村样板区在云山灌溉室展示出来,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云灌溉模式
龙居镇石门村乡愁堂。灌云县委宣传部供图
文明实践会让农民更幸福。
如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新农村灌云县以守住生态红线为抓手,充分挖掘农村历史文化,贯穿育人成俗主线,给出了一份符合地方特色的答卷该县立足乡愁文化,主导产业,和谐乡村三大根基,全力打造乡愁记忆,产业文化,宜居业态三大主题集群,发出文明践行,让城市向往乡村的强大声音
位于灌云县东王集镇韩伟村的一碑四分教育基地里,矗立着一座精神丰碑,上面陈列着以时代风貌,尊老爱幼,学业有成,立志创业为主题的四个光辉分数自2017年成立以来,10元已有超过1万人前来参观学习38个院有312个村成员,312个村民一碑四分孕育的精神食粮,塑造了党风正,一帆风顺,民风良好的韩伟村良好风貌村里涌现出中国好人,省级道德模范等各级模范人物近百名
在龙居镇石门村历史博物馆,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收集了村民使用的农具和生活用品,通过音视频还原了部分生产生活场景《武汉的日日夜夜》实践站负责人说,开馆以来,村民对博物馆的参观率达到了85%很多在外地生活多年的村民,带着长辈和孩子回来村里看看,都觉得这是一次寻根之旅,容颜在变,乡愁永恒
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到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再到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级文明实践阵地先后开展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建设,抗疫先进事迹巡回汇报等十几项文明实践阶段性重点工作,让志愿红不仅刷新了村值,也收获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满意度。
《武汉日日夜夜》灌云县官方表示,以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为源头活水,以老区振兴为动力,以文明实践为精神家园守护者,灌云县将不断集聚有利于乡村振兴的生产要素,全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