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725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结构性工具加力货币政策持续出招

time 2023-07-01 08:12:16   中国网    阅读量:5213   

公开市场逆回购、SLF、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相继下降,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跟进调整……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近期货币政策持续发力,结构性货币政策也迎来新动作。

6月30日,人民银行决定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

专家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仍大有可为。同时,更多创新政策工具有望研究推出,发挥精准滴灌作用,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促进扩大就业,支持经济内生动力恢复。

结构性政策工具持续发力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继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导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此次人民银行调增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正适时加大支持力度,与总量型政策工具一道,合力促进经济增长动能恢复。

人民银行公布,此次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其中,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分别增加额度400亿元、1200亿元、400亿元,调增后额度分别为8000亿元、17600亿元、7400亿元。

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余额2.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展望后续,专家预计,人民银行将保持再贷款、再贴现等长期性工具的稳定性,并实施好多项仍在实施期的阶段性工具,为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持续支持。

“当下经济已进入修复阶段,且修复过程中结构性问题有所凸显,在此背景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定向支持作用更显重要。”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后续结构性货币工具或将进一步扩容加力。

更多工具有望研究推出

专家表示,使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助于更好平衡多种政策目标,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创新工具足、空间大,结构性工具进一步创新值得期待。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共17项,余额约6.8万亿元。

“在必要时,人民银行可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流向‘三农’、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普惠养老等领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说。

从扩内需角度看,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建议,探索设立消费再贷款以缓解银行成本压力,推动消费贷款市场利率下行,引导加大消费信贷投放力度,提升居民资金的可获得性,降低防御性储蓄。

“旅游或消费领域的再贷款工具符合结构性政策工具创设规律。”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静静举例说,研究创设旅游复苏再贷款工具,符合结构性政策工具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设计初衷,拓宽旅游业多元化融资渠道,体现“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基本原则。一方面,行业发展需要新的金融工具支撑;另一方面,结构性政策工具可分担旅游业信贷风险,通过激励相容的机制设计促进银行信用供给。

激活PSL潜能值得期待

近期,关于PSL运用前景的讨论逐渐增多。部分专家表示,今年PSL投放规模有望增加,促进扩大有效投资,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当前PSL已连续3个月呈现净归还状态。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5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归还抵押补充贷款200亿元,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30881亿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PSL工具类似于专项再贷款,能够为特定银行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领域和社会事业发展。同时,有助于降低财政支出压力,通过投放长期限流动性,定向投放信贷,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效果。

天风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孙彬彬表示,“PSL资金-棚改专项贷款-货币化安置”的链条不仅可有效补充居民资产负债缺口,也有助于房企去库存,改善房企现金流,还可以改善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空间。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图片新闻